2020年成人高考历史地理综合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将至,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小编整理了这几年成人高考的高频考点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的成人高考升本考试技巧可以进入:湖南成考网—考试技巧。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 卷(选择题共 8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满分 80 分。 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十分软弱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顽固势力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答案:D
2.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历史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 B
4.下列各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祖冲之是我国西汉著名的数学家
B.《齐民要术》 是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
C.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D.《神灭论》 是反对佛教的
答案:A
5.在科举考试中首创武举和殿试是在( )
A.隋炀帝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答案:C
6.受唐朝文化影响而在本国各级学校教授儒学的是(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阿拉伯
答案:A
7.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高宗
答案:C
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8.中国第一次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打败
C.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答案:C
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的评述, 正确的是( )
①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
②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 不可能实现
④是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10.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 一诗中写道: “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 这首诗描写
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21.读图, 如果 N 是北极点, 请判断 Q 点的方位是在 P 点的()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D
22.若东半球处于昼半球时, 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京昼短夜长
B.刚果盆地正值黑夜
C.当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C
23.周围与五个大洲相邻的大洋是()
A.太平洋、 北冰洋
B.大西洋、 太平洋
C.印度洋、 大西洋
D.北冰洋、 印度洋
答案:B
24.当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时, 下列四个岛屿昼短夜长的是()
A.库页岛
B.爪哇岛
C.火地岛
D.西西里岛
答案:C
25.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土耳其海峡
答案:B
26.实际相距 75 千米的两地, 在地图上距离是 3.75 厘米, 该图的比
例尺是()
A.1: 2000000
B.1: 200000
C.1: 20000000
D.1: 20000
答案:A
2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 正确的是()
A.高压控制的地区, 容易形成降水
B.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 降水稀少
C.沿海地区的山地必然多雨
D.信风控制的地区必然降水少
答案:B
28.下列现象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陆地昼夜晴天
B.海洋昼夜多云
C.海洋昼夜晴天
D.陆地昼夜多云
答案:A
29.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 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
B.黄河进入枯水期
C.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
D.雨带推移到华北、 东北地区
答案:D
30.下列河湖未参与海陆问循环的是()
A.洞庭湖、 珠江
B.雅鲁藏布江、 纳木错
C.青海湖、 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贝加尔湖
答案:C
31.下列关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 10℃ 以上
B.降水量大, 集中在冬季
C.全年盛行西风, 降水比较均匀
D.气温变化曲线变化幅度大
答案:C
32.现在我国对三江平原已经停止垦荒, 主要原因是( )
A.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B.土地日渐贫瘠, 产出降低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过剩
D.准备开发石油资源, 建立石油基地
答案:A
33.“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离阳关最近的我国古代艺术宝库是( )
A.龙门石窟
B.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麦积山石窟
答案:B
34.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迅速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答案:B
35.下列铁路中, 整条铁路均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南昆铁路
B.成昆铁路
C.青藏铁路
D.兰新铁路
答案:C
36.近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花卉, 这是因为(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37.引发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森林减少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A
38.近年来世界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 从工业布局因素考虑主
要原因是( )
A.原料供给方便
B.环境条件制约
C.争夺市场份额
D.垄断资本发展
答案:C
39.修建水库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源污染
B.土壤盐碱化
C.酸雨
D.植被种类减少
答案:B
40.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答案:D
第Ⅱ 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
二、 非选择题: 41~46 小题, 共 70 分。
41.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 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12 分)
答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 美国以希腊、 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 马歇尔计划” 和组成北约等。 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 土耳其为由, 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 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 以经济援助为手段, 稳定西欧, 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针对苏联进行冷战。
4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 顶峰” , 可以不受实践检验: 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 指示。
——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 却往往忘记、 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他们的观点, 实质上是主张照抄马克思、 列宁、
毛泽东同志的原话, 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
——摘自 1978 年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概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答案:(1)为了反对“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1978 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否定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3.读下列三处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 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 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湄公河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大大缩短了从欧洲、 北美洲到印度洋、 太平洋的航程。 (3)棉花、 黄麻、 茶叶班加罗尔。 (4)地处热带沙漠, 昼夜温差大、风力强, 风化、 侵蚀强烈。
44.读图 1-1, 完成以下小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处于②位置时, 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 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北京
B.上海
C.哈尔滨
D.广州
(3)当悉尼和北京昼长相同时, 地球处于——(选择填空)
A.①
B.⑦
C.③
D.④
(4)当地球处于④位置时, 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 该日后, 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方向)移动。
(5)当地球自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 地球公转的速度将逐渐_________(变快或变慢)
答案:(1)方向: 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2)夏至北回归线 C
(3)AC
(4)极夜北
(5)变大变慢
46.读图 1-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 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地理界线, a 是_______省的________, b 是________省的_________;
(2)ab 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 有两个简称的共有______个;
(3)我国人口地理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这一现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城市日益密集, 形成了 6 个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群, 其中在
我国境内的是_________地区的城市群, 除此以外, 亚洲还有周边的城市群;
(5)我国西部地广人稀, 资源丰富,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 为可持续发展考虑, 必须把________放在工作的首位。
答案:(1)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
(2)4 个
(3)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南地区人口稠密, 以西北地区人口稀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相对平整肥沃、 降水丰沛、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历史悠久,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较西北为优, 更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
(4)长江中下游东京
(5)保护生态环境
45.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 见晋军部阵严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 顾谓融曰:“此亦劲敌, 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 自相蹈藉而死者, 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 皆以为晋兵且至, 昼夜不敢息, 草行露宿, 重以饥冻, 死者什七八。 ……”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答案:(1)淝水之战。 前秦和东晋。 (2)东晋取胜, 前秦兵败。 东晋军队战斗力强;北方人民希望东晋取胜;前秦统治不稳固;前秦军队中的汉、 羌、 鲜卑士兵不愿意为秦军卖命。 (3)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后不久,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